(资料图片)
据土灾害与应急管理署12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6日发生在土耳其南部的强震已造成2万多栋住宅楼倒塌,城市损毁严重。为何此次土耳其地震中房屋垮塌严重?建筑抗震如何防患于未然?南方日报记者邀请了建筑抗震领域的专家带来解读。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聂桂波解释,地震作用下影响建筑物破坏程度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与地震作用本身有关,地震震级越大,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浅,建筑物的破坏越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研究员贾良玖介绍,地震发生时,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会引起建筑结构的振动,导致建筑结构产生振动加速度和位移。这次土耳其地震是浅源地震,震中离地面的建筑物很近,它输入到结构的能量很大,就会造成比较大的破坏。
除此之外,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与地震所在位置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有关。“显著超出本地设防烈度的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会更严重。特别是目前世界各国仍存在着大量未经抗震设计和未采用抗震构造措施的房屋,这些房屋在地震作用下都是非常脆弱的。”聂桂波说。
我国目前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三个水准”,简单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大震不倒”就是针对罕遇大地震的要求。
“基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基本上能够保证‘三水准二阶段的设计目标’,当遭遇高于本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时,大部分建筑物可以保证不发生倒塌,保持建筑的完整性,确保位于建筑内部的人员有足够的逃生通道和逃生空间。”聂桂波说。
在我国,减隔震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减隔震技术可通过给建筑安装隔震支座和耗能装置,从而隔离振动、减轻破坏。
“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损伤和响应,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及防灾性能,有效保护非结构构件和室内设施的安全。”聂桂波说,“云南、四川、甘肃、海南、山西等10多个省市政府相继出台鼓励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的文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减隔震建筑在1万栋左右,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对建筑安全的高度关注,减隔震技术将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段江含 吴彬彬)
X 关闭
-
每日短讯:杜正贞:州县司法档案研究中的个案与普遍性问题
2023-02-09
-
5磅是多少千克斤_5磅是多少千克|全球速讯
2023-02-09
-
dnf阿修罗加点 加点dnf阿修罗方法
2023-02-09
-
4月25日房地产进入调整期 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2023-02-09
-
一周至少吃三次!盘点7位「超爱辣炒年糕」
2023-02-09